谁敢说螺母不是“高科技”
2001年从美国归来创业时,顾茂众56岁。和太太约定在先,“不能把在美国挣到的养老金都赔光”,反复考虑后,顾茂众挥别自己相对熟悉但投入高、风险大的通讯领域,选择以最不起眼的螺母“打天下”。
“人家海归创业都扎堆高精尖领域,你怎么钻进了这么传统的行业?”面对众多人的疑问,顾茂众回答:“你咋知道这螺母就不是高科技呢?!”事实上,凭着做施必牢防松螺母这“一招鲜”,顾茂众创业15年已经拿下30多项国家专利。
在工业界,螺母属于“紧固件”的一种品类。顾茂众一手创办的上海底特精密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一直是青藏高铁、磁浮工程、高铁动车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指定供应商。在不久的将来,这家企业生产的施必牢防松螺母的技术参数和性能,还将成为中国航空航天业领域精密防松紧固件的新标准。
制造业要先进,零部件不能“拖后腿”
顾茂众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堆各式各样的螺丝螺帽。“再小、再普通的东西,你要把它做精、做到极致,就不普通了。”2001年顾茂众从美国朗讯贝尔实验室退休回到上海创业时,就对紧固件行业做了深刻研判。
无论是火箭、飞机、汽车还是轨道交通,先进制造业之所以“先进”,必须有个基础:零部件得先进,不能拖后腿。防松螺母就是最不起眼的零件,各种机器的装备都少不了它。但也正是在这种越是基础、越不起眼的地方,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越大。
赴美留学前,顾茂众有10年在工厂当工人的经历。“我做车工的时候就知道,车刀很有讲究,刀具不好好修磨,就会影响工作效率。”后来到美国读博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顾茂众走进一家机械企业,“一进去就看傻眼了,我还认为自己能磨刀很厉害呢,一看人家,用的都是成型刀,用坏就换一片,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和效率。”
顾茂众那时就发现,紧固件行业也存在类似的水平差距。拿防松螺母来说,在机械受到剧烈振动的情况下,一旦螺母自行松脱,就会造成设备的损坏、进而酿成事故。因此,做防松螺母,关键就是抓住“防松”两字,而螺母里面一圈圈的螺纹,实际上蕴藏着很玄奥的防松原理。
“我带回国创业的防松螺母技术看上去很传统,国外早就有了,但技术门槛并不低。”顾茂众坦率地说,这项技术最早被应用于美国的航天领域,1996年专利到期后,才慢慢向民用领域推广。
和IT领域短短几年就会掀起一轮行业革命不同,机械行业要掀起一场技术革命,动辄需要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正因此,一个小小的螺母要实现升级换代,耗时往往比一些“高大上”的项目多得多。
投身“低科技”行业,产出“高科技”螺母
谈及紧固件行业,很多企业人士的第一印象就是“传统行业”、“低科技”、“低利润”,很把螺丝螺帽当回事的企业家并不多。在顾茂众的眼里,这样的形势蕴藏着绝佳的创业机会。“别人都忙着组队登珠穆朗玛峰,我去爬个泰山,只要登顶了,不照样能一览众山小吗?”
上海底特目前每年的销售额在两亿元左右,但让顾茂众自豪的是,公司的毛利率近30%,这个数字让很多高科技企业羡慕不已,而公司也有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
赋予传统行业以高新生命力,上海底特的高利润和顾茂众的专注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这十几年就做了一件事情,研究螺母防松机制,把它研究透。”
给外行人介绍防松螺母里的玄机时,顾茂众往往会拿出一张截面图做解释:螺栓和螺母互相拧紧后会产生锁紧力,而螺母防不防松,和螺纹结构有很大关系。“普通螺纹牙底呈尖角形,我们企业生产的产品,会把螺纹牙底做成一个约60度的斜面,这样就可大大增强螺母的防松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据说,这个“小秘密”后来被很多同行学了去,山寨制品马上做出来了,售价还便宜不少。但没多久,不少客户又回头来找顾茂众。“仿制品不行,质量不稳定,螺母容易松掉。”
目前,高铁动车组用的防松螺母,供货商有两家,一家是欧洲的企业,还有一家就是上海底特。
“螺母的精度有高低之分,一般来说,一个工厂生产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螺母,大概能挑出几个高精度的螺母,剩下的都只是普通精度。而我们生产的防松螺母,都达到了最高精度。”顾茂众介绍。
技术团队里还有低学历“山外高人”
手握30多项国家专利,但让人吃惊的是,顾茂众研发团队里并非清一色“高学历”,相反,一些“山外高人”更是抢眼。
“我这里最厉害的一个工程师,比我还大一岁呢。”这位已经逾70岁的工程师,给顾茂众的企业再添一块竞争砝码:他一手设计了一台专门用来检测防松螺母性能的检测设备。这台检测设备“问世”后,有家德国公司不服气,拿着自己的设备前来“打擂台”。结果,上海底特的检测仪器针对螺母防松测出的关键参数,比德国公司的设备还要多一个,德国人输得心服口服。
专注防松螺母的研究,让顾茂众深谙“螺母之道”:再“高大上”的项目,必须有基础零件作为支撑。也正因此,他不仅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也呵护生产一线的工人。顾茂众坦言,自己最赏识的一名技术工人,是他创办企业时从农村雇来的。“那时他还在家里喂猪,小学文化程度,到了工厂后一点点学起来到了现在。”
“成功,源于专注”—这是顾茂众的人生信条。他还专门把这句话写在自己企业产品的宣传手册的页眉上。对于这位企业家来说,所谓的“创新”就和自己创业所历经的一样:并不是天花乱坠的新理念、新想法,而是找到一批能做事的人,让好的想法“落地”。而他相信,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创新。